受 SRT 社长邀请写了竞赛指北的一部分,顺便抄送一份到博客

本部分带有强烈主观色彩,仅为个人作为前端人员参(陪)与(跑)过一年半的竞赛(新苗、大创、互联网+、服务外包、电商、大小挑等含文本元素的竞赛)的感想,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看法,也不用告诉我了,毕竟已经不打算再参加了

竞赛可以带来什么

“哪个比赛更有含金量”的问题应该是很多同学会关心的,然而比赛对人的帮助是因人而异的。比起列一个所谓的比赛含金量排名,个人认为认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再去评判比赛含金量才是有意义的。

如果你想要加绩点 / 德育分 / 创新学分

杭电有一份对竞赛 A 类 B 类的认定表。一般而言,A 类竞赛省赛获奖便可加 GPA,而 B 类竞赛获 GPA 需要国奖。具体 GPA 加成请以各学院认定情况为准。如果想要评奖学金或者保研的同学可以提早关注学院对竞赛加分的认定规则。

大多数比赛校赛即可加德育分。具体请以学院认定规则为准。

比赛如果加创新学分,会在比赛预热推文里指出,可以关注相关学校比赛公众号。

如果你想锻炼自己的技术

像 ACM 等纯技术类比赛,利用比赛锻炼技术是完全可行的;如果是含文本元素的竞赛,利用比赛驱动自己学技术相对有利有弊。利在有人催你做项目,你可以直接按照文本给的要求写项目而不用自己想 idea。一旦获奖,对做技术的人而言也是正反馈。而且如果团队走的足够远,会有人帮你推广你做的项目。弊端也很明显。很多含文本元素的比赛并不注重具体落地,只要文本写的够好就能入围。这种情况下 1. 有可能组内成员提出一些工作量相当大的需求(例如一个人全栈)或者以现阶段能力完全做不了的需求,来圆上之前画的饼。 2. 当发现“只要糊弄一下套个空壳也可以”,你可能就不想把项目落地了。这会极大地挫伤一个人独立开发完整项目的积极性。

如果你想拓展人脉圈

本人的很多朋友也都是通过竞赛认识的。通过竞赛认识朋友是很不错的选择,团队项目不仅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机会,也可以让你根据这位队友在协作中的表现估摸对方的品行(当你和队友为了赶比赛 ddl 一起 debug 到两三点、或者你发现队友摆烂什么代码也不写,你大概会更深地理解到为什么这样说)。另外,如果竞赛打的够多,也会有组员主动邀请你参加其他的项目,认识更多的人。

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其实你也会更容易接触到老师。对于一般路过摆烂大学生来说,见到老师无非就是在讲台上,很少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在比赛里,你可以和你的指导老师有更深的接触。当然,这些指导老师有很为学生着想的,也有视学生为廉价劳动力的,要注意辨别。

竞赛项目来源

祖传项目

一般来自导师/社团/学长学姐。需要一定运气。

好处是有现成文本。项目本身有基础,更容易获奖。

坏处是容易因为项目已有基础,在接手项目时只想着如何进一步包装,而缺失了自己探索项目本身课题的过程。

外包转竞赛项目

本来是校外组织或学校委托学生的外包项目,因各种原因顺带作为竞赛课题。

好处是本身就是落地项目,在论证项目可行性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类项目也相对来说会容易获奖。对于想要做实际落地项目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不错的锻炼机会。

坏处是甲方可能提出大量需求,技术人员需付出大量精力跟进,然而因为项目本身参与比赛而无法收取原定的外包费用,技术人员成为白菜大学生被白嫖(当然这个潜在可能性带来的坏处也因人而异,如果不在乎频繁改动需求/愿意做没有外包费用的无偿奉献,只想锻炼自己,那就无所谓)。

自立初创项目

好处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课题。

坏处是第一年的项目会因为没什么项目基础而不容易获奖。而且如果缺乏核心人物的领导,不太容易坚持把项目做下去。

不过所有项目都始于初创项目,还是鼓励大家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考虑初创项目。以个人体感而言,参与一个祖传项目虽然获奖相对容易,但作为一个项目的初创人,从组织团队、开发项目、打各大比赛到拿奖加 GPA,感觉对我来说还是很有自豪感的体验。